•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69

  • 收藏数

    0

作者:admin 发表于 2022-3-2 14:0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在某些大厂经常有这样的现像:产品经理蹲在椅子上苦思冥想一个用户需求,然后奋笔疾书,需求上线后看两眼数据,写几笔无关痛痒的总结。最后也不管功能有人用还是没人用,反正就放在那,接着想下一个需求。

很多产品经理都说写需求要从用户角度出发,但不少人其实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谈需求的时候动不动就是“我就不这样”、“我就有这样的需求”,以自我为中心去揣测用户。

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理解这些产品经理的思维,以及如何避免陷入一样的思考模式中呢?

本期得主:夏虫不可语冰

分享:
0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11

主题

4

听众

2994

乐币

产品专家

发表于 2022-3-2 14: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经理 , 又或是业务负责人会在做业务的时候带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小小的理想主义 , 其实这些都很正常 , 只是个人感觉 ,  业务成了就是有坚持有理想有独特的思考 , 业务不成就是纯傻逼 , 当然这种纯傻逼一般见不到 , 毕竟很少不成的业务能进入大家的视野 , 要我说这种自我主义习惯更多的还是因为产品方法的缺乏 , 专业化 , 技能化不足导致的

能用自我主义做需求的一般都大佬了 , 新人哪里敢任性 , 如何避免就多问问自己能不能承担失败的责任就好了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听众

2007

乐币

产品专家

发表于 2022-3-2 15:0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22-3-2 14:07

在某些大厂经常有这样的现像:产品经理蹲在椅子上苦思冥想一个用户需求,然后奋笔疾书,需求上线后看两眼数 ...

每个产品经理由于视角以及认知的局限性,必然会在一定范围内思考需求。

但是,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及态度,问题可能还是出于产品特性与上层管理。 

由于产品迭代快,试错成本低,互联网产品在激进和保守的尺度下会更偏向于激进。当公司整体环境如此下,会容易逐步养成随意试错的习惯并认为这是正确的做事方式。 而事实上,一个小需求从设计到最后完成,中间需要"可行性","目标","结果论证","结果的唯一数据指标"等等考核指标。这个过程,都需要上层监督以及纠正。

如果随意发需求这种情况太多,还是上层管理的问题。当然,这种情况不代表一定是问题,只是产品效率比较低而已,对于初创企业,时间成本耗不起,但对于比较稳固的公司,也是可以接受的,效率偏低一些而已。 

对于产品经理个人而言,这是不好的习惯,自身成长会变慢,同时打击信心。谋定而后动,是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否则团队士气也容易被打击,个人信用受损。

 避免yy需求很简单,多跟用户沟通交流,多用产品,注意使用时的感受,抛弃固化思维,空杯心态,多逆向思维… 大框架的需求无法通过数据简单验证,就需要用户调研,局部数据验证外加上产品经理的经验以及洞察力。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听众

201

乐币

董X的爹

发表于 2022-3-2 16: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已经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我再补充一些我所知的解决方法:

数据思维:互联网英雄主义的故事总是令人向往的,也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入行初衷。而更多时候做出了准确判断的人,是因为他们吸收了更多、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才能成为预言帝。以美团、字节为典型的两家快速崛起的巨头,其企业基因充满了数据洞察和数据决策,所以就能最大程度去规避那些无法论证的需求、以及快速砍掉不符合预期的低ROI业务。

(当然过于理性的决策容易把员工异化为工具人,另外数据思维太重的人下场去做文娱业务也很难做好)

MVP原型:经典书籍《精益创业》中有一个核心思想是MVP(最小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单来说,就是在做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先花费最小的代价做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验证了这个产品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再持续迭代。所以无论自己多笃定用户需求很强,也尽量多一步试错的阶段,避免All in翻车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避免一言堂:需求评审会想必大家都参与了不少,不过根据实际经验,很多时候一些不靠谱的自我主义需求都是从上而下提出的,例如“这是老板的需求”“这是政治任务”“卖个人情,这个需求就排上吧”等等。若是单纯口头说从用户出发、多洞察数据其实也无力,因为打工人PM心里骂骂咧咧写出来的需求都是屈服于工资的成果。而这个问题除了寄望于组织架构调整以外,并无更好的解决办法。

点评

排除掉:这是领导的要求、这是政治任务、这是老板的需求……这些打工人难以抗拒的因素后,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了。 我认为有一个很意思的地方是怎么理解“我和用户”的关系。 一个常见的情况,一个稍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3-3 20:06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29

听众

3万

乐币

董X的爹

发表于 2022-3-3 20:0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arryWEI 发表于 2022-3-2 16:57

楼上已经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我再补充一些我所知的解决方法:

数据思维:互联网英雄主义的故事总是令人 ...

排除掉:这是领导的要求、这是政治任务、这是老板的需求……这些打工人难以抗拒的因素后,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了。

我认为有一个很意思的地方是怎么理解“我和用户”的关系。

一个常见的情况,一个稍微负责的产品经理都会用自己的产品,但很容易用着用着就误把“产品体验”和“用户体验”搞混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把我错当成用户的情况。

另一个常见的情况,他本身是这个产品的用户也是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但是用着用着就误把“我和用户”划等号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我就是用户”的情况。

同理心➕行业理解我认为是一种解决方法,不仅限于产品,运营也是。同理心可以理解别人的境况、去感受别人在这个情况下的思考和处理方法,行业理解可以扩大和加深对产品和用户的洞察。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21

听众

10万

乐币

董X的爹

发表于 2022-3-4 1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同楼上说的,把个人意志和用户意志画等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种思维惯性既是自我意识过剩的结果,也离不开决策层冒进而缺少论证的催化。在实际业务过程当中,把经验问题化,把自我对象化,要做到这样客观且理性的程度是非常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来规避和控制:

1. 细化用户画像。产品需求的核心仍然是用户和用户需求,所以第一点还是找到用户,用户画像越清晰,和主观自我的界限越明确,代入的程度就越低。

2. 收集用户情报。这是进一步明确用户画像和实际落地场景的一步,并通过第三方研究报告来实证和拓展。譬如是95-00年龄段段,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上班族(这个画像很模糊,随便一说),那第一可以参考Z世代的人群特性和娱乐消费属性研究,二可以参考高线城市的生活出行报告,三是有近似业务方向的产品现状和能力分析。在定性之上再进一步有成形的数据做支撑。

3. 寻找用户典型。这是一件简单、必要,但很多主观意识过于浓烈的产品/运营同学都不愿意去做的事,就是根据用户画像和特征,从你的N度人脉中找到相似性高的熟人做访谈。以个人经验来看,最少不能低于10个,一是有系统误差,二是匹配未必精准,尽可能扩大访谈样本容量可以有效降噪。做访谈不是验证自我正确性的过程,否则访谈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这是挖掘潜在需求的过程,所以要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开放、深挖,如果是文字访谈最好不低于一小时,语音访谈以半小时为宜。

思维惰性和惯性是很难摆脱的,我觉得自己身上也曾经无数次出现过这个问题,借此记录一下,共勉之。

感谢大佬,学到很多。
感谢大佬,字有点多。
感谢大佬,晚点再说。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每日抽签
手机版|小黑屋|大厂乐乎 |京ICP备2021013067号-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