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85

  • 收藏数

    2

作者:胭惜雨 发表于 2022-1-29 14:32: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社区是个很有意思的产品形态,作为最古老的产品形态之一。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公认的对互联网社区的定义。

比如我们来看一下百度百科里关于网络社区的定义:

网络社区 是指包括BBS/论坛、贴吧、公告栏、个人知识发布、群组讨论、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

关于这个定义,在我看来显然是有谬误的。比如网络社区普遍认为是不包括社群(群组讨论)和博客(个人空间)的。至于贴吧,我更认为它是BBS的一种展现形态,而不是单独一种形态。如果拿这句话来定义社区,就仿佛什么都说了,又仿佛什么都没说。

除此之外,我还听到过一些其他的社区定义:

一、兴趣人群的聚集地。

哦,果然QQ群就是社区。

二、有原创内容就是社区。

哦,原来今日头条才是社区。

三、社区是沉淀社交关系的平台。

哦,原来QQ和微信才是社区。

四、社区是一群人看几个人在干啥。

嗨,原来各类网络节目才是真正的社区。

很显然,这些答案都说服不了我。

事实上,关于社群和社区、社交和社区、直播和社区到底怎么区分,也是一万个人一万个说法。

之所以如此混乱,也正是因为每个人对于社区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些人的理解甚至是颇多漏洞,只是主观的对社区进行了抽象总结。

即使是在写本文的我,也不敢说自己真的懂社区。起码到目前为止,我依然保持着一年迭代一次的习惯,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对网络社区有一个真正准确的定义。

所以在这里我只能说,本文是我当前的能力水平下对于社区的认知。

去年(也就是2020年),我对社区的定义是:

人与人以内容为纽带形成关系链并沉淀下来的场所。

结果在某一天的夜里,我反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直播内容算不算内容?观看直播的人和直播的人是否形成了关系链?这种关系链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沉淀?

显然,直播内容当然也算内容,看直播的人和进行直播的人也形成了弱关系链,最终这种关系链沉淀在了直播平台上。那么结论是:直播是社区。于是我躲到角落里画圈圈了,毕竟直播这种形态显然不是我理解的社区。

在今年,根据社区的人群聚集、内容输出与消费、弱关系链、公共场所等特征,迭代了一版新定义:

基于相同兴趣、属性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自发的对该领域的观点、信息进行高密度的结构化输出,引发其他用户讨论。再通过消费或互动的方式构建新的弱关系链。并最终将这两者沉淀下来的广场。

这个结论比去年啰嗦,一句话讲不完,讲了一段话。而这段话规范了人、内容、社交关系三者在社区里的先后顺序以及体现形式。

下面我解读一下这段话;

我们先看第一句,也就是关于人的定义:“基于相同兴趣、属性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相同兴趣这个好理解,网络社区里面的最大一类就是兴趣社区,比如各类游戏社区、体育社区,甚至是汽车社区、数码社区等。

那么后者的属性该怎么定义呢?简单来说,如果说兴趣的主观的,那么属性则是客观的。

首先,是地域属性。比如杭州的19楼社区、上海的宽带山。都是以大家相处的某一个地域为属性构建起来的社区。还有身份属性,比如专注于孕妇身份的宝宝树、专注于互联网职场人群的脉脉等等。

可以说,具有相同兴趣和具有相同属性人群聚集,是所有社区定位自己用户的基础。如果全世界这个兴趣或者这个属性只有你一个人有,比如你的兴趣是用托马斯全旋走路,那么很不幸,这是成不了社区的。除非你能引发风潮,让一群人用托马斯全旋的方式走路。如果你真的能这么做到,那么下一届奥运会,我看好你!

其次是“自发的对该领域的观点、信息进行高密度的结构化输出,引发其他用户讨论”。为什么要有这个定义呢?

因为很多人把社区和社群混在一起,核心就在于对于这个内容的定义上。

在QQ群里我们随便瞎聊天,算不算内容?你说完全不算也不合适,肯定算是内容。

但是它的信息密度远小于社区要求的核心内容。以前大家都说最大的差别是QQ群没法沉淀,消息记录算不算沉淀?你能不能追溯?好像也可以,甚至还有搜索功能。但是为什么很少人用这个功能从三个月前开始看内容?

一来是信息密度较低,二来是缺少结构化。信息密度较低很好理解,在任何一个QQ群,99.9%的情况下内容的信息密度是极低的,基本上缺少吸收信息的价值。但如果某个群里聚集着马云、刘强东、马化腾这些大佬,天天聊一些对互联网的看法,信息密度就上去了,可又没有结构化,要在大量的信息杂音里筛选出值得关注、消费的内容。

这也就是为什么信息密度和结构化缺一不可。因为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得用户降低内容消费的动力。没有前者就没有消费价值,没有后者消费效率就太低。就算是互联网大佬说的话,也要有编辑去提炼、整合,这样内容的消费效率才会高,人们才更愿意花时间去看。

至于自发,这个显然是指社区的普通用户要能有这样输出高信息密度和结构化的水平和能力。如果这些内容只能是自己的团队发,而用户只能负责喊“666”,而无法整理、输出。那么这就更像是传统媒体,而非社区。

为什么要引发用户讨论,这就是社区一个极大的特殊点,那就是内容与基于内容的讨论共同构建社区的调性,这其中的重要性比例甚至是5:5的。如果一个产品,满足了用户自发的输出或整理高信息密度、结构化的内容,但是却没有讨论的模块(或者讨论模块很弱、不重要),那么这个产品就更像是博客或公众号(事实上现在新申请的公众号就是没评论区)。

再接下来是“再通过消费、互动的方式构建新的弱关系链。”其实这个是对前面两句的延伸,因为在消费内容、互动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你和内容作者的弱关系链。而之所以是弱关系链,是因为你是通过内容与内容的作者形成了关系,而非直接建立了关系。

在这个链路中,纯粹的消费自然是最弱的,基本上仅限于消费当前内容内,消费者与作者有了联系,消费完毕后关闭网页的一瞬间,这个联系就断了,变成了PV\UV等各种数字。

互动则更进一步,在这一步,作者往往能收到明确的系统提示。比如系统会提示你的某篇内容收到某个人的赞、哪些人关注了你和哪些人给你评论了。只不过这一步对两者的权重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作者,一天可能有几百上千个赞和评论出现。但是对于消费者,这样的行为一天也不会有几次。特别是关注,一个人可能有一千万个关注,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关注一千万个人。这就是社区关系链中的单向性。

而在互动行为中,点赞与评论可以理解为针对内容的互动。而关注是几乎唯一一个直接与人相关的互动。所以关注也无疑是所有互动里构建关系链最强的方式。

这里多说一点:早期的关注行为的动力更类似于一种订阅关系,我对这个人的内容认可,并对他持续产出我认可的内容拥有期待。但是为了激励作者,很多互联网公司把订阅关系变成了粉丝关系(比如哔哩哔哩)。这个是有很大的不同。粉丝关系是超脱内容,从内容移情到创作者身上。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通过内容成为他人的粉丝,往往要查看很多内容,并且通过内容,对这个人充满了崇拜之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加入粉丝关系后,显然是加快了这个过程。特别是对于创作者,这个激励是非常强的。

无论是消费还是互动,内容消费者与创作者都会产生关系,不过这种关系是弱关系,因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单向性和局限性。所以基本上消费者和创作者不会建立更强的社交关系。

最后一句“并最终将这两者沉淀下来的广场。”这句话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内容和弱社交关系链要得以沉淀。

为什么要沉淀内容?很简单,社区的基础是高信息密度和结构化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往往制作成本高。如果无法沉淀,内容缺少长尾流量,性价比划不来,用户自然不愿意继续整理或创作。好家伙,B站UP主黑猫厨房做一期视频要半个月,你跟她说这个视频只能存活两个小时就会消失,万一没人看到,那就等于白做了。信不信她拿锅铲铲你脸?

一般不沉淀的内容,往往重要的是互动体验,而不是内容。比如直播和YY语音房间等。当然,我也不认为他们是社区就是了。

沉淀关系链自然也很重要,关注的UP主一天后会全部清0,相信消费者和创作者都会疯的。

第二个重点是“广场”,在雅典广场(或称阿拉果广场),苏格拉底和各个雅典公民而谈,宣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我们把这个场景搬到网上,这就是网络论坛了。当然,广场的特点是公共活动空间。这比较符合当前互联网社区的定义。

本来还想谈谈调性的定义以及社区与内容平台的区别,但是似乎本文也够长的了。那么就后面再说吧。拜了个拜。

胭惜雨

2021年08月07日

分享:
2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68

主题

21

听众

10万

乐币

董X的爹

发表于 2022-6-21 10: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相同兴趣、属性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自发的对该领域的观点、信息进行高密度的结构化输出,引发其他用户讨论。再通过消费或互动的方式构建新的弱关系链。并最终将这两者沉淀下来的广场。」

昨晚洗澡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按照这个定义,小红书属于社区吗?因为很难说小红书是结构化的,但在我的认知中,由于UGC比例高、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小红书应该是国内目前最好的图文社区了。

或者换个角度,结构化指向更高的信息获取效率和信息匹配效率,算法是不是对结构化的一种升级?

点评

结构化是相对于社群内容的碎片化、单一信息量、非系统化输出。比如社群里一个人说“大家吃了没?”就是碎片化、单一信息量、非系统化的输出。如果一个地方都是这样的内容,我认为是不构成社区的。但是小红书起家是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21 10:59
感谢大佬,学到很多。
感谢大佬,字有点多。
感谢大佬,晚点再说。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主题

49

听众

14万

乐币

董X的爹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10:5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轮法王 发表于 2022-6-21 10:51

「基于相同兴趣、属性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自发的对该领域的观点、信息进行高密度的结构化输出,引发其他用户 ...

结构化是相对于社群内容的碎片化、单一信息量、非系统化输出。

比如社群里一个人说“大家吃了没?”就是碎片化、单一信息量、非系统化的输出。如果一个地方都是这样的内容,我认为是不构成社区的。

但是小红书起家是笔记攻略,各类笔记自然满足有逻辑性、丰富信息量和系统化输出的特点。

点评

懂了,小红书比较典型的笔记内容,在笔记封面就通过标题关键字进行了提炼,标签也是结构化的体现,同时还有用户区隔的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21 11:08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21

听众

10万

乐币

董X的爹

发表于 2022-6-21 11: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胭惜雨 发表于 2022-6-21 10:59

结构化是相对于社群内容的碎片化、单一信息量、非系统化输出。比如社群里一个人说“大家吃了没?”就是碎 ...

懂了,小红书比较典型的笔记内容,在笔记封面就通过标题关键字进行了提炼,标签也是结构化的体现,同时还有用户区隔的作用。

感谢大佬,学到很多。
感谢大佬,字有点多。
感谢大佬,晚点再说。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作者
胭惜雨

董X的爹

  • 主题

    313

  • 帖子

    1847

  • 关注者

    49

每日抽签
手机版|小黑屋|大厂乐乎 |京ICP备2021013067号-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691号